December 7, 2006
-
早該來的,總算來了......
2007年會考中文科
有關四式判斷題的說明四個選項的界說
一般情況下每題皆包含兩項就文本內容(書面或說話)而作的陳述,以分號(;)分隔,考生需根據對文本的理解而對有關陳述的正確性作出判斷,選項有四,即「正確」、「錯誤」、「部分正確」、「無從判斷」。各選項的要求如下:
正確:
1. 有關陳述在文本中明確指出。
2. 有關陳述的含義雖未明確指出,但已蘊含於文本之中。
3. 有關陳述如處於因果、條件關係之中時,除陳述本身須符合文本意思外,有關關係亦符合文本原意。
第1 項陳述正確; 第2 項陳述正確 ⇒ 正確
錯誤:
1. 有關陳述與文本原意矛盾,包括字面上或含意上的矛盾。
2. 有關陳述謂文本中指出某種信息,而文本中實際上並未作過有關指出。
3. 有關陳述本身正確,但其中因果、條件等關係不符合文本原意。
4. 有關陳述謂某一語句╱段落具有某種用意╱作用,但文本具有另一用意╱作用。(陳述謂某一語句╱段落具有某種用意╱作用,但文本未有顯示有關用意╱作用,如此亦為「錯誤」而非「無從判斷」。有關「態度」、「立場」、「主旨」的題目仿此。)
第1 項陳述錯誤; 第2 項陳述錯誤 ⇒ 錯誤
部分正確:
第1 項陳述正確; 第2 項陳述錯誤 ⇒ 部分正確
第1 項陳述錯誤; 第2 項陳述正確 ⇒ 部分正確
(即使兩項陳述正確,但只要因果、條件等關係錯誤,仍歸入「錯誤」類,見上第3 點。)
無從判斷:
1. 兩項陳述皆文本字面上或含意上並未道及,但亦不與文本意思矛盾。
2. 兩項陳述皆正確,但其中的因果、條件等關係在文本並無明確表示,但亦不與文本意思矛盾。
第1 項陳述無從判斷; 第2 項陳述無從判斷 ⇒ 無從判斷如題目只得一項陳述者(兩項陳述如處於因果、條件等關係中時,視同一項陳述),則答案只有三類可能,分別是:「正確」、「錯誤」、「無從判斷」。
參考:
有關四式判斷題的說明 (全文,附簡例數則)
2007年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各卷評卷原則
「試卷三及試卷五試題答題簿與考生須知」說明
「試卷四評分準則」補充說明
考評局中國語文科考試程序及評卷原則(主頁)P.S.:「錯誤」和「無從判斷」只差一線。一條曲折而清晰的線。(可參閱例5b和5d)
P.P.S.:原來試卷三和試卷五於同日、同場舉行,共用一本試題答題簿,中間不設休息。
Comments (3)
扂飲祥岆怮奠稛?賜隅, 垀眕AL憩陷賸笢趙殯?.
yo, i've read this and after understanding that, those questions are really easier...
but still struggling in the T/F/non given questions in eng paper 1A=.="
To pakwoonc: I don't want to fail...
To yuchungman: you may try to find some references...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