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vember 29, 2010

  • 逃避

    不到五年前,讀書是負擔,是責任。如果不想上課不想讀書,就去打機,或者跟著大隊做各種無聊的事。要不然就讀各種亂七八糟的書。不管好壞,甚麼張系國、阿西莫夫、村上春樹、黃仁宇、布勞岱爾,還有很多已經忘了的書,都是那時讀的。然後會考、放榜、中六、高考、再放榜,於是我們面對過很多書,一本本原裝或影印的筆記,還有堆積如山的過去紙。然後每二十個人,就有十一個離開;留下的,一起拋下書、筆記和過去紙,一年過後,再一起面對更多書,一疊疊原裝或影印的筆記,還有堆積成高原的過去紙。那時我(以為自己)喜歡經濟學,高考也考得不錯,也以為進了大學,事情該有點不同。最起碼,是讀自己喜歡的書,閒時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;中學時無緣一試的事,或者也可以接觸一下吧。

    然後我們各有新歸宿,我也獨自一人(如果我從未遇上人類學張小姐)從城門河畔來到泰晤士河畔。不過一年光景,而我竟淪落到這境地:新的負擔,變了一份份求職表格,不見盡頭,像永無止境。和昔日不同。中史評論題可愛如「比較東漢和初清的xx」,或是一棵樹幹切開的示意圖,不管多無聊,總可安慰自己,這也許可以增廣見聞,淬煉史識。新的責任卻毫無我可以找到的意義。於是我逃避,或者我應該說,我試著逃避。我避進我曾經視為負擔的書本裏,躲進由斯勒斯基方程、拉普拉斯轉換、以及馮.紐曼-摩根斯坦不確定性下的功用理論所組成的世界,替自己營造正在努力的假象。可是於我而言這個「經濟學」世界毫不真實,無非是一條兩條三條公理,再推導出一個兩個三個模型,然後再另外假設一條兩條三條公理,推導出另外一個兩個三個模型……沒完沒了。又安慰自己,這是因為你學藝未深。如高考化學譚師常言,「你依家讀化學要背呢d野,就好似想玩天九咁,你唔記熟咩叫長三板凳高腳七,無得搞架喎。」可為何十七年來好像都是在記牌……

   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晚上十一時四十七分,自英國政經圖書館歸家。不想做別的事,玩了兩輪大富翁交易。然後我躲進我曾經盡可能躲開的家務事。從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凌晨零時三十二分,到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凌晨一時五十六分,我竟然把雪櫃由中間到下面的每一格都抹得乾淨,然後把堆在洗菜盤旁的刀叉茶匙水杯都再洗一次,收好;剛好一個月前用洗衣機洗廉價地氈,導致污水從洗菜盤倒湧而出,還有些藍色碎絨留在洗菜盤旁,也抹去,再把爐頭廚櫃廚桌都抹了一遍;意猶未盡,再用掃帚把走廊和客廳未覆蓋地氈的部份打掃一次。黃偉文是對的:一個人孤獨的時候,只能「半夜散步 通宵洗熨」,果是當代詞匠,入木三分。下次夜裏聽見我說很孤單的朋友,可以考慮讓我去你家打掃。

    然後回到房間,上網,讀已經無愛無恨的微觀經濟,用鍵盤打這東西,播歌。凌晨二時五十四分,正播著孫燕姿的《我不難過》,我出去斟水,順道關上客廳的燈,關燈一秒後看見室友九龍灣林兄正頹坐在梳化上,雙手托頭,正在望著我,或者燈制,或者廚房,反正是那個方向,我不肯定。他發現我還沒睡,就從梳化上拿了兩個深啡色的皮咕臣,放在我房間的地上,坐下。我問他要不要熱水,要不要蔘茶,要不要感冒茶,他都說不要,說坐在這有人的地方就好。好那我就繼續打字。他站起來,看了一下我床下櫃子上那堆亂放的東西,看了一下某銀行送的五彩膠質貼紙,最後拿起Bloomberg印刷精美的就業小冊(為甚麼在這個時候,從甚麼時候開始,唐詩宋詞、《萬曆十五年》、A.J.P.Taylor都擱在客廳的大書櫃裏,我的房間裏就只有Bloomberg就業小冊這樣的東西,你用二百五十個英文字讓我明白過來可以嗎),坐下,翻著。然後他把最後一頁撕下來,說是編排很像小時候玩的「東南西北」,就把它摺成「東南西北」的樣子,然後我就去找當年東南西北到底是怎樣玩的。凌晨三時三十七分,他說要回房間嘗試睡覺。(剛去看了一下,還好,他的確是睡著了。)於是我知道,在這零下兩度的倫敦市內,孤寂的不止我一個。但孤寂乘以二,卻不大見得會變成別的東西。

    我不掛念香港。這些年來這城市的變化,不論身處其中抑或隔岸觀之,大多只能嘆息。我掛念的,是在窩打老道五十六號的七年,其中和其間遇上的事和人,還有那種任你選擇做甚麼,學甚麼,或者甚麼都不學不做也可以的感覺。當然,香港長在,因而會不斷改變,不能盡如人意;華仁亦然。但中學七年已成往事,喜怒哀樂,成敗得失,都只能追憶。正因回憶與今日種種無涉,所以才輕於鴻毛,於己無關,談起來也顯得輕鬆自在甜美。對了,你們有誰來歐洲交流的,倫敦巴塞隆那維也納也好,如果還有空逛序言書室或者商務的話,記得去買些我會喜歡的中文書過來,我沒讀新的中文書很久了。謝。

    對了,早上九時有課,還是把握時間睡一兩個小時吧。就此擱筆。

   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凌晨五時五十一分於倫敦邦邨理登樓32室

     

    另:對了,我的今年的地址是:

    Flat 32, Ledam House

    Bourne Estate

    Portpool Lane

    LONDON, United Kingdom

    EC1N 7UQ

Comments (5)

  • 加油呀splee!

    我間中都會上商務online 買書,不過很貴!!!

  • 我有同你一模一樣的感覺

    大學帶給我的無非就是悲哀兩個字

    你仲要係孤身在異鄉

    你要加油!

  • 誰人未曾經過大學迷失方向的階段?當我自怨自艾,懷緬過去之時,我爸爸曾跟我說過,一個人常往舊時看,是代表他留戀那個生活比較好的自己。那為甚麼不往前看,為未來創造另一番美好光景呢?所以呢,不要怕孤獨無助,你有家人朋友的支持。找回人生目標,就能無往而不利。加油!

  • 我掛念的,是在窩打老道五十六號的七年,其中和其間遇上的事和人,還有那種任你選擇做甚麼,學甚麼,或者甚麼都不學不做也可以的感覺。

  • 以為進了大學,事情該有點不同。最起碼,是讀自己喜歡的書,閒時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;中學時無緣一試的事,或者也可以接觸一下吧....................

    我枱面放的書跟你的也差不多.

Comments are closed.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