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ch 1, 2011
-
二零一一年三月一日
一、發現黃耀明的《我這麼容易愛人》跟盧巧音的《三角誌》是一對。面對從來沒有念頭想愛甚麽人的人,跟蹤到那裡也無補於事。最好的可能性,是這個人本性如此。
二、重讀東晉史。苻堅敗在自己的邏輯之上。如果朱序真心投靠,那就是開城投降的李伯護之流,他是要殺的。但如果朱序心向東晉,派他出使晉營等同自殺……
三、母校要爭取校友支持暫時縮班,本來不難。說共度時艱已足,別的都是枝節。只是校方以為理據列出越多越好,被反駁又急急再想新的,最後連「校舍沒有足夠空間」也搬出來了,只落個給人欠缺誠意的感覺。互信既失,說得越多,越叫人懷疑你別有所圖。強推己見,搞走過場式的諮詢,一得失於舊生;公開爭取2016/17優先擴班,復得失於其他學校;三來華仁率先響應孫局長,卻延沓數月,反引起公論認為港府以威權強逼學校「自願」縮班,想必教育局亦不甚高興吧。這樣的學校管理方法,與其說是專橫,不如說是無能。
四、聽說科大有環球商管學生被勸轉系,原因是他「太artistic,不夠進取」。以清水灣之大,竟容不下半點清水。我倒是不用擔心這個,反正倫敦政經的人都進取得很,要我轉也找不到願意收留我的學系吧。
五、難得一刻,讓我……
六、我在想,在面對別人的痛苦時,我該如何應對。以往至少總會留一句「Cheer up」,或者隔空關心幾句。現在我才明白,那滿熒幕的安慰語句,只有安慰留言者的功用。傷心的人見了,不好意思再找別人,只好找個角落獨自彷徨。即使打電話去,說些「你唔好咁唔開心啦」之類的說話,也沒用。有用的話,大概也輪不用你來說吧。但不這樣,又應當如何。
七、問我這一刻有幾多夢想
何妨直說 我每一日 在結識我
Comments (2)
@hongtiandu - I am very happy to hear that (: But why?
[original message deleted upon request]
after reading your xanga, i love wah yan so much…
Dud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