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ne 11, 2006

March 28, 2006

March 13, 2006

  • Yesterday, I went to Pak Sin Leng..... Here are the photos:

    Overall Comments of my photos: Needs improvement still.........

February 26, 2006

  • I found this last year~
    This puzzle, namely "Get of the Earth", is designed by Samuel Loyd, a 19th Century puzzle author.

    If you turns the globe inside, a man would disappear.

    The Chinese sentences printed is so hilarious~

    此人出去了佢係欠你銀
    此人時常到佢係來收銀

February 13, 2006

  • (魔鬼)說:
    「我脾氣和平,頂反對用武力,相信條約可以解決一切,譬如浮士德跟我歃血為盟,訂立出賣靈魂的契約,雙方何等斯文!……你知道,我是做靈魂生意的。人類的
    靈魂一部分由上帝挑去,此外全歸我。誰料這幾十年來,生意清淡得只好喝陰風。一向人類靈魂有好壞之分。好的歸上帝收存,壞的由我賣買。到了十九世紀中葉,
    忽然來了個大變動,除了極少數外,人類幾乎全無靈魂。有點靈魂的又都是好人,該歸上帝掌管。譬如戰士們是有靈魂的,但是他們的靈魂,直接升入天堂,全沒有我的份,近代心理學者提倡「沒有靈魂的心理學」,這種學說在人人有靈魂的古代,決不會發生。到了現在,即使有一兩
    給上帝挑剩的靈魂,往往又臭又臟,不是帶著實驗室裏的藥味,就是罩了一層舊書的灰塵,再不然還有刺鼻的銅臭,我有愛潔的脾氣,不願意撿破爛。近代當然也有
    壞人,但是他們壞得沒有性靈,沒有人格,不動聲色像無機體,富有效率像機械。就是詩人之類,也很使我失望;他們常說表現靈魂,把靈魂全部表現完了,更不留
    一點給我。……當然,應酬還是有的,像我這樣有聲望的人,不會沒有應酬,今天就是吃了飯來。在這個年頭兒,不愁沒有人請你吃飯,只是人不讓你用本領來換飯吃。這是一種苦悶。


    引自《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》,錢鍾書著

January 30, 2006

  • Today, I went to take photos of the fireworks.

    [Overall Comments by Edmond Siupui Lee:
    1) Bad
    2) Better than those taken on 1-Oct-2005
    3) Needs more practice and requires improvement.]

    Well, here they come:
    At 18:19.

    Fireworks:



    As time went by, the sky became more and more smoky.

    You may ask me for worse photos, if you want them.

December 17, 2004

  • 珍惜中文


     


    從當年家長學生一例崇拜英文,到今天連商界也埋怨英文水平下降,獅子山下,真可謂歷經了半場不自覺的語文“去殖民化”運動。我說半場,因為所有去殖民化運動的半邊天--本地意識的提高--完全沒有在香港產生應有的語文影響:中文不見得就比許冠傑唱“無知井裡蛙,徒望添聲價”的年代好,反而更差。半場成功了,半場沒蹤影,但無論哪一半,這種奇怪的語文“去殖民化”,隔岸觀之,無不嘆息。


     


    在一些歷史悠久的中學--我不喜歡“傳統名校”這種提法--英文水平算是保住了。英文崇拜的陰魂,繞著鐵欄老樹數十年而不散;學生都以英文過人為榮,隱隱然以中文不甚了得為傲,自是一種殖民地時代的貴族風情。中文確實不濟了,哪怕?反正父母早準備好讓他或她放洋,日後拿了個甚麼長青藤學校的甚麼學位,歸來蘭桂坊跟長青藤校友碰頭,半句中文三句英文,才夠突顯那特殊的經歷特殊的身分。貴族風情,迎著國際化的潮流,混上了幾絲美國色彩,繼續在獅子山下漂蕩。


     


    蘭桂坊外,也不見得就是中文的家園。九七回歸,中文成為法定語言了;與大陸商業往來日益頻繁,同學都硬著頭皮說半鹹半淡的普通話了。於是有心人爭相宣佈:中文的地位提高了;蘭桂坊內的人,恐怕也要重拾中文了。然而,在浮世不經意的一刻,一句話,一個表情,卻狠狠的告訴我們:無論蘭桂坊內外,獅子山下的人,尤其是獅子山下的年青人,並沒有從此而珍惜中文。我們從來沒有以中文為傲。


     


    你聽:說到語言,小男孩小女孩就會羨慕人家操一口流利英語,說法文如何浪漫,說德文如何嚴謹。法國人高傲嗎?小男孩小女孩會說:“法國人的確有點怪,但法國,巴黎,香水,時裝,愛情,就是語言也是最浪漫的啊。”法國人對文字執著,他們的執著,逼使我們的小男孩小女孩最終都心甘情願的對法文執著起來,然後以此為傲。


     


    在我們的想象中,英國人,法國人,德國人,他們對本國文字執著,天經地義;在我們的想象中,他們的文字是範式,是尺度,是精準的同義詞;在我們的想象中,我們應當寫合乎文法的英文,卻大可寫不通不順口語連篇的中文;在我們的想象中,政府公函,法律文書,英文都要寫得漂亮,寫得有法律精英的神韻,但中文呢?噢,算了吧,反正中文永遠不及英文精準,管它典雅不典雅,照英文翻譯出來就算完了差事。


     


    當我們在嘴上埋怨,在心底嚮往法國人以法文為傲的時候,為何就只會藉學法文來沾一點光,而不會想到自己的文字呢?當法律精英動輒說英文精準,中文不及,為何就只會唱和一番,而不會想到法律中文也可以信雅達兼備呢?今天,請一位受過良好香港法律教育的同學翻譯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, 如果他不諳傳統中文譯法,他可能會說:清白的假設。然則,為何當年的大狀可以譯出一個典雅的“無罪推定”來?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 與其譯作“根據我知道的其中最真確者”一類,說“極我所知”就夠了。


     


    中文要面對現代世界,必須不斷更新,不斷創造新詞,創造新的表達方式。假如英文可以現代而不失其雅,中文一樣可以,只在乎獅子山下,我們願意不願意珍惜中文。今天,外國人學中文,多為與大陸商貿之便,而我們亦樂見其事。但我們不會說:“我們以中文為傲,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你們都要學中文。”而是因為中文本是我們的語言,中文有足以為傲的純美。


     


    珍惜中文,請自筆下始。


     


    鄧羽騰


    六月二十四日


    麻省劍橋


    P.S.:這篇文章轉載自WYK Forum,網址為news://news.wyk.edu.hk/wyk.for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