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ne 30, 2009

  • 關於高考放榜

    熬過無眠的夜晚,總算拿到高考成績了。
    結果還好吧。

    Economics: A
    Physics: A
    Pure Maths.: B
    Chin. Lang. & Cult.: C
    Use of English: B

    關於物理,高考回憶已經說過了。還是要再多謝一次林廷聰和阮仁傑兩位同學,讓我每次有任何問題的時候,總可以找到解答的人。那二十天,曾經強迫自己把一版又一版的物理課本消化掉,然後做題,再往前繼續下去……的生活,於今回望,記憶竟已有點模糊。惟一肯定的是,如果現在問我要不要再過這樣的生活,我不要。似乎總得有死線在面前,人才可以集中精神做事吧。

    至於經濟嘛,要多謝何沙龍和陳志勤。不論是關於概念、理論還是DY授課內容的錯誤,DY課上課前課後的討論,總是開心又發人深省。無論成績怎樣,經濟學總是有趣的。

    純數,不外是一堆我曾經熟習的技巧。但當我發現連Cauchy-Schwartz Inequality的表述都已忘了的時候,有點不開心。畢竟操練了四五個月。回憶裏,中六第一次考試剛好合格,中六期末只有二十幾分的純數考試,中七一連串[(pre-)^n]mock tests也是屢戰屢敗,才四十分左右的的模擬試,最後卻拿了個B回來。不是要吹噓甚麼,而是想提醒師弟們,中六那年,合該用來回饋華仁,出去增長見識,不用急著埋首於試題和筆記之中。到中六接近尾聲,發現自己已花了一整年在學業以外的事情,也不用驚慌。鎮定點,慢慢來,雖然時間不多,但只要持之以恆地用功讀書溫習,高考是可以考得不錯的。

    語文我不了解。知道考評局用甚麼準則評等的話,請告訴我。

    如果我要High Dip./Asso.和重考之間作一選擇,我會重考。後者是一年後,在熟悉的戰場上再戰;前者卻是每半年就要上一個陌生的戰場,而且每一次的戰果都會計算在內。只要終極目標是上大學,重考簡單安全得多。選課程也一樣:先搞清楚你想要些甚麼,再去比較細節的不同之處。

    考得未如理想的朋友們,不要灰心。在下明白,出自我口,多少會有點虛偽的感覺。但繼續在六月三十日之中打轉,不是辦法。包紮好傷口,在那裏跌倒,就在那裏站起來吧;要證明那幾個英文字母錯了,以後做得更好就是了。

May 21, 2009

  • = An Advertisment for Noel Leung =

    "喂,EVA話6月中既一個(((星期六)))會搞個講TABLE MANNER同埋INTERVIEW打扮既班,你會唔會參加?會有師兄親身用超真實道具示範,參加者會學到係FORMAL既宴會食飯唔會失禮人既MANNER,去隆重場合著既衫,同埋點樣品嚐一D多數人覺得係HIGH CLASS既食物同飲品,有興只係需要帶個人黎就得,你有興趣既講我知,呢個星期五之前同你講確實日子,
    同埋可唔可以幫手宣傳下丫唔該"

   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, please contact me or (which is better) Noel directly.

May 12, 2009

  • N說得沒錯。跟友校的同學們練習英文口試,脫離現實太多,沒用。
    畢竟,
    友校同學不會大款得要在下邀請才開金口,說幾句「more good」的;
    友校同學不會用七分鐘去談「the government should xxx/yyy」,然後才發現題目要準備在assembly上「share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in China after the event [earthquake]」;
    友校同學大概不會認為在地震後,「China becomes more democratic」;
    友校同學大概也不會建議在assembly上帶大家去四川考察。
    在下三生有幸,竟然在十分鐘內全數碰上。

    UE看來沒希望了。

April 24, 2009

  • 高考回憶 (27.3.2009 - 23.4.2009)

    中國語文及文化 三月二十七/二十八日
    第一天看見前後左右都是一疊疊某名師的筆記。對面的考生正在「提醒」她的朋友寫專題報告、演講辭或是會議紀錄的格式,也不免有些心慌。畢竟我好像只寫過建議書(好像還有報告),別的都不熟。
    第二天好像前後左右都還是一疊疊某名師的筆記。只是這回對面的那幫人的心態不同了。「都唔知係咪有內鬼既,貼咩就唔出d咩」「咪係,又話第一篇文好有深度,要睇多幾次。出左一題咁大把ja!」然後,他們繼續研究那疊名師筆記,討論題目會否與甚麼社會議題有關。
    結果題目倒的確是跟社會議題有關。不過是內地「范跑跑」的爭議。題目倒是相當的無聊;正如醫生M所說,以往「有例外本身就是一種規律,而沒有例外的規律本身其實只是例外」之類的經典對白已不復見。滿懷期待的進場,最後竟是一句精警的也沒有,實在遺憾。
    閱讀卷竟然批評考試制度,有趣。文化卷倒是奇怪得可以,科學的那一題給的資料和問的好像沒多大關係。

    Use of English 30/31 March
    作文錯選了第三題。書信格式都在,但感覺像是essay。C級該是最合理的成績吧,再高的是考官仁慈,而D以下則是在下低估同年考生了。
    我真的不了解,「further space exploration」可以怎樣解作土地發展。同情地猜度,該是有名師大貼「公共空間」(public space)的發展和保育,並提供大量詞彙、例句;於是學生進到考場,看見space一字,也就不理三七二十一,把平生所學(也就是那幾句倒裝得很怪異的東西)一口氣傾瀉在答卷之上。實在可憐,不過得罪說句,讓這種人勉強上大學也只會是浪費公帑,還不如讓他們重讀一年好。
    Section C的難度我就不予置評了。Section E的公平貿易該可以讓T君高興吧。
    聆聽卷很簡單。懷疑考評局是不是把會考的試題錯印作高考。為考生拼出的詞有:H-O-N-O-R-A-R-Y、D-E-M-O-N-I-Z-E-D、以及叫人詫異的C-E-L-L-S。相信考評局的技術人員把那條bell-shaped normal distribution curve fit進去的時候,會覺得困難。

    Pure Mathematics 2 April
    聽到旁邊每個考生都說卷一簡單。在「拉curve」論成績的高考,這並不令人高興。
    卷二難一些。甲部有奇怪的parametric integration,乙部有證明e是無理數的三分題,以及好像沒多少人選的Co-Geom。我猜卷二會是分等的主戰場。

    Economics 3 April
    卷一沒甚麼特別,只是public good那題問得比較冷門而已。卷二倒是有點奇怪,不太像阮教授的風格。問固定匯率機制可否「穩定經濟」,而不界定意指那方面的穩定,是一例;出現兩條有出入口的封閉經濟的MC,又是一例。同場有考生一出禮堂門即高呼「好難啊!」,但我想總比2008年淺吧。

    Physics 23 April (and days before)
    我以為二十天很長,足夠我從接近零開始學完高考物理。我錯了。開頭的幾天還以為來日方長,放慢一下也沒所謂。一拖再拖之後,要到十八號才算是讀完了兩大本的Duncan,只剩下四天去逐年操練往屆試題。不過連續十幾天把一堆同一科的知識塞進大腦,雖然辛苦,也可堪回味吧。[當然還要多謝每當我遇上問題的時候,就可以打去請教的阮仁傑/林廷聰同學]
    卷一還好。中午聽見別人在討論essay會出甚麼題目,相當有趣:「今年Ken Chan勁貼Bernoulli's principle喎」「係咩?好似九四年之後都無成條出過喇喎」「就係咁先會出,Ken Chan話背左個proof就有六分」「就係好耐無出就真係唔出架喇!咪好似會議紀錄咁,d補習名師年年都貼,年年都唔出」。
    更有趣的是卷二的確出了一條Bernoulli's principle的證明。而且不是六分,是九分。而在下則重蹈會考地理的覆轍,用了九十分鐘做了不夠兩題半的essay。再一次證實高考或許真如何兄所言,是在「歧視寫字慢的人」,哈。
    想到以後大概都不會再碰物理,倒有點空虛的感覺。逐點補回我早該學過的理論,也逐點明白了那兩年在實驗室裏面做的到底是甚麼。重拾了對物理的一點興趣,只是路已選好了,不想再改。

    這樣就考完了號稱世界上最難的大學入學試了。沒有甚麼開心的感覺。反正,試還沒有考完。

April 20, 2009

  • Reality is cruel.
    I shall see the fact and calm down.

     

    Chem ppl +oil! =)

April 18, 2009

  • finally finished the syllabus.
    4 days for revision and past paper drilling

April 16, 2009

  • 23 - 16 = 7
    Yes it's only 7 days left from my Physics examination. Exactly one week.

    Yet I have not learned the following topics:
    - Electrons
    - Extra-nuclear structure of atom
    - Radioactivity
    - Conservation of charge and mass

    And the following topics were never revised since last summer:
    - Simple harmonic motion

    Hopefully I will have merely 3 or 4 days for drilling past papers.
    Nothing but luck can help me now.

April 9, 2009

  • 23 - 9 = 14
    Yes it's only 14 days left from my Physics examination.

    Yet I have not learned the following topics:
    - Acoustics
    - Optical Instrument
    -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
    - Alternating Current
    - Electrons
    - Extra-nuclear structure of atom
    - Radioactivity
    - Conservation of charge and mass

    And the following topics were never revised since last summer:
    - ALL of Mechanics
    - Electrostatics
    - Capacitance

    It seems I really need some good luck.

April 5, 2009

  • 想起兩年前選科的時候,著實考慮過選SS班。
    當時的計劃是Math&Stat + Econ + History
    然後再把數統drop掉,自修純數。

    最後自以為能同時處理數理化,
    報了S班
    開學不夠兩個月就發現我的化學實在不行,
    轉而自修經濟

    最近發現,
    如果我當日Pure Maths + Econ + History的願望成真的話
    明天就考完高考了
    從第一科到最後一科,只有十一天,感覺應該不錯。

April 2, 2009

  • 考完純數之後
    戴上耳筒,隔開身旁人群的喋喋不休
    從新田圍走到秦石
    映入眼簾的,都是蒼翠。
    沿著城門河畔,迎著清涼的東風步行歸家
    生命多麼美好。